≡ 欄目: 新聞動態 ≡ 發布時間: 2023-02-22 ≡ 點擊數: 597 來源:網絡轉載
2月8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業報社聯合舉辦的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郜志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產業運行部主任刁力、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劉國林、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行業工作部副主任曹會保、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經濟運行處處長張涌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政策研究部處長張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分析處處長吳立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與信息工作部副處長萬道濮、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副處長張念分別作了發言和討論。座談會由中國工業報社社長兼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金寶主持。
市場需求收縮壓力明顯加大
2022年,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明顯低于年初預期。從國際看,受地緣政治、俄烏沖突、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場需求收縮壓力明顯加大。從國內看,各個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同步收縮,供需兩方面收縮比較明顯,中小企業受影響較大。面對上述情況,我國相繼出臺了穩增長、穩就業、穩經濟措施,市場總體平穩,雖然出現局部、階段性、短時間供需缺陷問題,但是對工業增長、原料供應、材料銷售、確保產業鏈正常運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盡管如此,2022年我國經濟復蘇進程中的波動性明顯加大,各行業都比較困難。一是我國鋼鐵行業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能源價格高企、鋼材價格下跌,行業經濟效益下滑;二是我國輕工業經濟恢復呈現放緩態勢,內外需都在下滑,部分輕工行業增加值、消費、出口全年負增長;三是我國電力消費呈現“兩高兩低”的特點,行業運行壓力大;四是我國機械行業總體上呈現“兩起兩落”的趨勢,主要經濟指標總體上未達到全年預期;五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的趨勢;六是我國石化行業效益增長高位回落,內部分化明顯;七是2022年是我國建材行業運行最艱難的一年,大企業虧損嚴重;八是我國物流服務業保通保暢遇到的問題比較多,行業比較困難。
總體而言,各行業市場需求不足問題突出。2022年,我國鋼鐵需求下滑,粗鋼表觀消費量9.60億噸,同比下降3.4%;油氣和化工下游需求低迷;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及房屋施工、竣工面積持續下降,對建材行業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市場需求不及預期。
各行業經濟效益持續下滑。2022年,我國電煤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煤電企業經營壓力增加,虧損面持續在50%以上;鋼鐵行業效益明顯下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35%,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2.27%;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應用收入同比增長19.5%,但行業利潤增速出現回落;我國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4%。
各行業均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2023年,不管從國際形勢還是從國內形勢來看,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壓力較大,全球增長預不高,我國各個行業均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目前來看,美國對我國全方位打壓,受沖擊最大的是工業行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疫情防控放開后,新動能、新需求釋放的程度、時間、動力存在不確定性;整個社會市場包括企業家預期的恢復時間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工業的角度分析,我國產業有空間、有缺口,但是“高精尖”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需要有一個很長時間的創新過程。
不過,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2023年我國經濟將重回正常增長軌道,疫情防控放開,剛性需求進一步釋放,對經濟恢復帶來空間。
專家一致認為,2023年我國工業增速將好于2022年。一是經濟回升將對制造業鋼材需求起到支撐作用,如果房地產改善不及預期,鋼材需求或小幅下滑;二是我國輕工行業春節后復工復產情況總體正常,但是面臨節日性和結構性招工難、成本高、庫存大、需求弱、訂單降等問題;三是我國電力供需總統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四是我國機械行業實現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增速可能不會那么高,初步判斷是全年增速5%左右;五是我國有色行業只要不出現大規模“黑天鵝”事件,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六是我國石化行業總統保持平穩探視,內部增長結構有所變化,上游油氣超高增長回落,下游成品油和化工略有好轉;七是我國工業消費對建材產業的拉動作用將穩中有升,產業結構調整將增添行業增長動力;八是我國疫情防控放開后,交通物流恢復比較明顯,物流景氣預期看好;九是我國宏觀經濟隨著穩增長各項措施的落地重回正常軌道,有利于煤炭需求的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高通脹將繼續延續大宗商品價格高位趨勢,對我國經濟產生下行壓力。如果我國煤炭、天然氣等建材等主要燃料以及石油瀝青、純堿、樹脂、鋼筋等原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將使得建材企業仍將繼續在高成本區間運行,生產要素對行業穩增長壓力加大。同時,全球液化天然氣供需市場極易出現極端情況,我國石化上游供氣企業資源籌措存在較大風險,下游用戶成本存在較大壓力。(來源:中國工業報)